中央企业如何在“新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
2020-05-08 10:40:00来源:人民网
中央企业如何在“新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
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加快国家规划明确的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热门词。
4月20日,国家有关部门首次明确了“新基础设施”的定义。——是一个基础设施系统,它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并提供数字转换、智能升级和集成创新等服务。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基础设施、集成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中央企业如何在“新基础设施”中发挥作用?从早起步、早规划、早投资、早研发、早建设,中央企业将充分发挥产业链主力军优势,以投资驱动、以“硬核”技术引领“新基础设施”,力争成为“新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投资者、研究者和建设者,以“新基础设施”提升“新消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切都相互关联,数据处理更加高效
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而产生的基础设施,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以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计算能力基础设施。
中央企业不断增加投资,通过构建5G网络、应用区块链技术和提出大数据解决方案来改善其信息基础设施。
最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宣布中标5G基站集中采购,总价值760亿元,涉及52万个5G基站。
截至3月底,全国已建成198,000个5G基站,5000多万用户使用5G包。预计今年完成50万个新5G基站的目标不会有问题。
随着这些集中式产品的到来和交付,中国将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广、最领先的5G网络。
根据葛兰素史克移动智库最近发布的《中国移动经济发展报告2020》预测,到2025年,中国5G用户的渗透率将增至近50%,相当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其他主要5G市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5G网络建设也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各行业的投资。据估计,到2025年,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
5G正在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新基础设施,它的未来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场与流行病的斗争中,“黑色技术”,以5G、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等为代表的中央企业。在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方面显示了其威力,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通信企业搭建的5G网络环境下,武汉5G远程医疗系统已使北京专家跨越1200公里,实现了与“战争与疫情”一线临床医生的“面对面”高清治疗指导。在收容所医院,医务人员使用可穿戴设备连接5G无线网络来收集生理参数。中国移动的“5G无人防疫车”智能机器人正在开展智能消毒和医疗卫生服务。它正与其合作伙伴合作,部署一个基于5G通信技术的医用温度测量巡逻机器人。它集成了物联网、机器视觉、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并集成了多种智能技术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形成的支持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智能能源基础设施。
目前,中央企业已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应用于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在南京国电南子自动化有限公司的车间内,智能物流车辆穿梭于车间之间运送物料。一个六轴机械手正在筛选不同继电器的启动电压,并且动作迅速。"起初这是一项由四个人完成的工作,但现在一个操作者完成了."工作人员说。
中国华电的高端制造公司国电南子智能工厂将提高整体生产效率42.48%,降低现有人力成本32%,提高质量一次合格率13.25%,降低能耗8%。
作为国家网络信息产业中的战略性科技力量,中国电力行业正以其信息技术实力和扎实的行动,担当起打造“新基础设施”的核心企业的角色。早在2018年,中国电力部与上海合作时,就提出在嘉定区开展试点项目,以建设和运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目标,大力推进集成“借据、数字借据和公共借据”的新型城域借据专网建设。
目前,中国电力局已形成包括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独立安全云、民航空管、智能交通等在内的新的基础设施布局体系。不断推进新智慧城市建设,帮助企业创造自主创新的数字化智能工作环境,系统推出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行业专家指出,5G、人工智能等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环环相扣、动态性强。特别是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将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如无人驾驶、智能城市、物联网、智能医疗等。这将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创新基础设施意义重大:“中国制造”为转型升级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导者和主力军,中央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擎”、“先锋”和“示范室”的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创新的跳板”和“巨人的肩膀”。
UHV具有产业链长、驱动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优势。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传输技术。一些专家指出,以5G基站和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其他“新基础设施”领域是用电大户,恢复超高压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前做好供电保障准备的重要举措。
国家电网投资的青海-河南800千伏高压直流工程、张北-熊安1000千伏高压交流工程、亚洲-江西800千伏高压直流工程等一大批超高压项目全面开工,提振了市场信心,有力地推动了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恢复生产。
除了继续推进世界首个超高压多终端混合DC工程、国家超高压多终端DC示范工程——刘焜长DC输电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等超高压项目外,中国南方电网还在加快人工电网建设
目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油田覆盖率为94.4%,气田覆盖率为100%,油气井在线率为96%,构成了“长庆数据湖”的基础数据。目前,长庆油田生产线无人值守站覆盖率超过50%,气田无人值守站覆盖率达到80%。
在重庆大足,由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汽车研究院全资拥有的智能联网汽车测试基地,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智能联网汽车综合测试评估基地,能够满足目前智能联网汽车测试的技术规范和现场测试要求,能够满足55吨以内所有道路运输车辆的测试要求。
在山东省济南市,建筑面积为4.4万平方米的国家卫生保健大数据北方存储中心项目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保健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由中国建设局五局承担。该项目旨在中国建立一个世界一流、最先进的医疗保健大数据中心。建成后,将实现集政府、生产、学习、研究和使用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生态系统。
记者还从航天科技集团那里听到了“一人一厂一个月”的真实故事。在这次爆发中,一位留在湖北工厂过春节的年轻工程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作与同事进行了云协作。一个人在现场完成了产品研发和测试等所有工作,并在“流行病”的非常时期写下了一个传奇故事。
新皇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湖北中油化工下属企业的科研、生产和经营活动为什么没有停止?事实证明,这是他们多年来一直在规划的“新基础设施”。记者了解到,近年来,CASIC建立了制造与服务、线上线下、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三结合”新业态体系,形成了“一云、五网、n平台、m应用”的网上运营基本格局。疫情期间,CASIC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云业务,员工通过云业务支撑系统开展协同办公、协同科研、云营销和网上云竞价。
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同一时期,航天电器公司以航天云网络为基础,在贵州生产高端电气连接器,实现了从营销合同到生产开发和调度,从供应链和制造到结算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自动化和智能云连接。它成功地解决了难以迅速响应市场巨大而多样的需求这一棘手问题。目前,年订单量数十万,每天最多处理2000个订单,从容应对各种个性化产品的单件和小批量生产需求,实现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
从布局、研发到投资建设,中央企业都在努力“建设新的基础设施”,这不仅是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选择,也是做先锋、带头的责任。抓住危机中的机遇,开创改革新趋势。2020年,我们预计中央企业将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