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抗旱”作物种子 发展经济灌溉技术
2020-06-12 11:36:00来源:科技日报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宁夏黄河滋养了这片“长江以南”的土地,天空高云淡,风景如画。
6月9日,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他强调,要重视解决水稻和水的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和高附加值农业,保护黄河水资源。
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支持秘书长对农业节水的关注?
62%!农业是中国总用水量的最大用户
"农业是我国总用水量的最大用户."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千千在接受《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70%以上的农作物生产来自灌溉农田,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2%。
缺水一直是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小麦是中国北方农业用水大户,占农业用水量的70%;旱地和灌溉不足的小麦约占总面积的60%,常年干旱影响约1亿亩,导致50亿公斤减产。据估计,此次减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110亿元。千千说。
事实上,小麦种植给用水带来了巨大压力。以河北省为例,据统计,该省近年来的总用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其中,“用水户”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在农业方面,小麦灌溉占农业用水总量的50%。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短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
“在中国水资源的约束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推动下,中国农业节水灌溉在以节水为主的方针下,从单一技术进步到综合技术应用,发展了一批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和系列产品。例如,低压滴灌技术系统、智能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等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用技巧隐藏谷物,寻找“干渴”的种子
“第一次供水时间提前,第二次供水时间紧迫,第三次供水和第四次供水紧密相连,在小麦准备好接受镰刀之前,它们一直被倒掉。”这个代代相传的民间谚语被农民们所遵循。"过去许多小麦品种不耐旱,在整个生育期内必须浇水三四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乔说:“像衡水4399小那样只浇一次水的小麦,一般人是不敢想的
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口渴”的种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景瑞联和他的团队几十年来一直在创新和改进抗旱耐热鉴定方法,以提高鉴定效率。从我国收集和保存的5万多份小麦种质资源中,通过田间和人工模拟干旱和高温条件,对24000份材料进行了抗旱性评价,对部分材料进行了耐热性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旱耐热性能优异的种质资源,包括110多份抗旱耐热材料。
“保守的计算表明,抗旱耐热小麦新品种的应用将至少节省‘钼’
在彭看来,我国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和产业化仍面临诸多困难,主要包括节水技术的应用、设备的优惠激励政策和执行不力等,往往导致先进节水技术和设备因成本问题推广有限。先进节水技术服务平台、设备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不完善,节水技术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节水产业配套政策不完善。同时,农业高效节水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为用户提供技术指导。项目良性运行难度大,可持续性差,大大降低了节水效果。
未来农业如何节水?农业和农村事务部部长韩长福最近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强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应围绕四个关键点。一是突出资源节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继续推进化肥和农药减量化增效,统筹推进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能,促进农业成本节约、增效和增收。
“与以色列相比,未来中国农业节水技术需要开发适合中国农业管理模式的灌溉节水新技术,重点突破农业用水数据信息化、配水精确量化、灌溉控制自动化、水肥药一体化、种植节水增效模式标准化。”彭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