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将迎来日环食天象 观测它需要这份指南
2020-06-16 11:59:00来源:科技日报
夏至日环食不足一分钟,观测它需要这份指南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同时也是天文爱好者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6月21日,我们将迎来日环食天象。环食带经过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但日偏食在全境都能看到,这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
人人都不想错过这一短暂而难得的时刻,也一定会想要拍下几张金边日食的照片留作纪念,那么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如何观测、如何拍摄日食就成了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
夏至日食没那么特殊
此次金边日食的发生时间正好是夏至当天,这也让许多人感到激动。夏至当天发生日食是否罕见?对于观测而言是否具有特殊意义?
“夏至当天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时分的太阳最高,这一天发生日食,太阳的地平高度很高,但对于观测而言,意义并不大。因为大多数日食带上发生日食的时间都不在正午,例如此次我国大部分食带地区都是在午后,到了福建和台湾都是下午了,夏至日太阳高度的意义并不大。”北京天文馆副研究员李昕表示。
事实上,夏至日发生日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日食每年至少会出现2次,并不是很罕见的天文现象。这次比较特殊的是食分比较大,也就是特别接近于全食,被称为金边日食。而且这个“边”特别窄,十分罕见,这才是此次日食的真正特殊之处。
除了夏至日外,冬至日也会“偶遇”日食。从观测角度来看,冬至日食的观测效果更好,因为假设地月距离相同,冬至日太阳离地球更近,所以环食带也更宽,能够“一饱眼福”的地区也就更多。
事实上,无论是夏至日还是冬至日,对于观测日食而言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地月距离、日地距离以及月球的运动方向等因素都要考量,不能一概而论。
不同地区观测条件各有优劣
日食可分为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此次的金边日食,就是食分非常接近于1的日环食。无论是日全食还是日环食,在它们形成过程前后都会有日偏食存在。”长年从事太阳物理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屈中权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这次观测效果较好的见食地位于印度境内,但在我国西藏,观测效果也不错。在西藏阿里地区观测,环食带宽度只有20千米,在福建和台湾观测也只有40千米。金边日食稍纵即逝,西藏的环食持续时间只有40秒,东部中心线附近的见食时间也不超过1分钟。
如此短暂且壮观的天象,想要观测必须提前做好安排。环食带经过我国东部的部分地区,交通相对便捷,但在这个季节晴天的概率较小;青藏高原交通不便,但遇上好天气的可能更大。
科学减光才能安全观测
专家叮嘱,无论是环食还是偏食阶段,都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太阳,需要佩戴专用的太阳观察镜。“观测时,务必要带上减光装置,如减光片、日食观测专用眼镜等。”屈中权说,以前人们也用小孔成像原理观测,但效果不如加减光装置的照相机和望远镜。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将日食过程投影在白屏甚至地面上观看。
为什么不能用黑胶片、玻璃等减光手段观测?减光需要减到什么程度才能直视太阳?屈中权说,在日食早期(食既)和接近复圆阶段,太阳辐射很强,这些简易减光手段不足以保护眼睛。
正规日食观测镜的减光材料是被称为太阳观测四大“神器”之一的巴德太阳滤光膜,戴上这种观测镜,周围的一切几乎都看不到了,只有观看太阳时,才能看到一轮圆圆而不刺眼的太阳图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普通公众来说,难得一见的金边日食,是观测天象、了解太阳的好时机;对天文工作者来说,是进一步研究太阳、看懂太阳的难得机会。日食是观测太阳高层大气的最佳时机,通常伴有复杂的形态结构和频繁的活动。一般来说,日食的科学观测价值取决于食甚时月亮遮挡太阳的面积比例。由于日全食时,食分大于1,所以日全食观测的科学价值最高;此次日环食食分非常接近于1,已经很接近于日全食,所以其科学观测价值也很高。
观测要点
天象名称:金边日食
食分数据:此次日食食分达到0.994,即太阳几乎全部被月球所遮挡。
食带路径:此次日环食带将从西藏圣湖玛旁雍错入境,擦过四川盆地南部,经贵州东北和湖南、江西两省南部进入福建,在福建厦门入海,最后横穿台湾岛离开我国。
日食时间:6月21日14:40,食分将达到最大;初亏时间随观测地点由西向东大约在北京时间13:30到15:00之间,日环食发生,即食甚时间,大约在15:00到16:15左右,然后在大约16:20到17:30左右复圆。
观测范围:在西藏阿里地区观测,环食带宽度只有20千米,在福建和台湾观测也只有40千米。
观测时间:西藏的环食持续时间只有40秒,东部中心线附近的见食时间也不超过1分钟。